一,品牌名字、Logo的由來與趣事
每個品牌的建立都會有自己的故事,就像百達翡麗是翡麗先生和百達先生相愛相殺才定下來的,積家也是因雅克·戴維‧勒考特和埃德蒙‧耶格趣味相投而誕生。
百达翡丽
Patek Philippe
品牌名來源於兩位創始人百達先生(Antoine Norbert de Patek)和翡麗先生(Jean-Adrien Philippe),兩人之間有著惺惺相惜的友誼。在兩個創始人的回憶錄中,我們才知道百達翡麗這個名字來得沒那麼簡單,翡麗先生和百達先生談判了一段時間才定下來的名字。在與安東尼·百達緊密合作六年之後,阿德里安·翡麗堅持自己的名字應當加入公司名稱之中。百達先生答應會修改公司名稱,加入阿德里安·翡麗的姓氏翡麗(Philippe),但是幾週過去了,什麼都沒發生。就在出發參加倫敦萬國博覽會之際,翡麗先生要求自己的名字至少在展覽期間應該出現在公司名稱之中,但百達依然猶豫不決。直到翡麗威脅退出公司,百達才結束僵持,同意起草一份新的合同,將公司名稱改為Patek,Philippe&Compagnie。
Logo上獨特的標誌叫“Calatrava十字星”,這個標誌是由騎士的劍和牧師的十字星組合而成。
相傳在1185年,西班牙有一個叫Calatrava的城市遭到侵略,勇敢的牧師與騎士相互合作,帶領著人民頑強抵抗,最終保衛住了他們的家園。百達先生和翡麗先生覺得這與他們之間默契合作的精神非常契合,所以從1875年開始,Calatrava十字星就融入了百達翡麗品牌的logo。
1880年左右,公司開始為製表工坊註冊品牌名稱,有些類似於如今的公司標誌。
初為“Patek Philippe&Compagnie”註冊的品牌名稱提交於1882年,採用“PP&C”的首字母縮略方案,帶有花式字體裝飾,但不久之後放棄使用。
1891年註冊的六個新的品牌標誌中,有3個以Calatrava十字星(圖案)為主題。百達翡麗當時這麼做,可能是為了防止第三方擅自使用或假冒品牌的Calatrava十字星標誌。
1891年註冊的六個新的品牌標誌中,有3個以Calatrava十字星(圖案)為主題。百達翡麗當時這麼做,可能是為了防止第三方擅自使用或假冒品牌的Calatrava十字星標誌。
江詩丹頓
Vacheron Constantin
江詩丹頓名字的由來:Vacheron是創始人的姓氏,Vacheron的孫子和商人Francois Constantin攜手合作,錶廠的名字改為Vacheron Constantin,也就是錶廠今日的名字Vacheron Constantin江詩丹頓。作為江詩丹頓企業標誌的馬耳他十字星徽,源自於機芯內的發條盒蓋上方的用來調整髮條鬆緊的精密齒輪。它的作用是防止發條匣被過度上鍊從而使時針運作更加準確。
最常見的五片式馬耳他十字掣停裝置設計圖
1880年在伯爾尼瑞士聯邦商標局註冊企業標示之時,江詩丹頓特意選擇了這個像徵高質量的圖標,向世界展示自己優越技藝與手工製表傳統。
馬耳他十字是醫院騎士團以及馬耳他騎士團所使用的符號,形狀由四個“V”字組成,設計基於第一次十字軍東征時所使用的十字。據說八個頂點像徵騎士的八項美德:忠心、虔誠、誠實、勇敢、榮耀及榮譽、無懼於死亡、對窮人與病人伸出援手、尊敬教會。
寶璣
Breguet
寶璣的品牌標誌是由法語“Breguet”,兩條指針以及“depuis 1775”這個三個部分組成。每一個部分都有它的深層意義,寶璣在法語中就是Breguet。兩條指針代表的是自己創造出的藍鋼寶璣針,1783年,寶璣先生設計了這個近末端處四分之一處有鏤空圓點的指針,當時這項創造只不過是寶璣先生眾多鐘錶設計發明中很不起眼的一項。
誰知道這枚小小的“藍鋼寶璣針”卻延用了200多年,並成為寶璣最富特色的外表設計之一,也成為其他品牌腕錶爭相模仿的目標。將它作為品牌的象徵最合適不過了!
“depuis 1775”的意思是起源於1775年,depuis也是法語,因為寶璣這個品牌創立於1775年。寶璣手錶標誌在字體設計上面也花費了不少心思,字母設計上飄逸簡潔,字母的左右設計上也有對稱的均衡感。
芝柏
Girard Perregaux
芝柏其實是在它有這個名字之前就成立了。 1791年,製表大師Jean Francois Bautte在日內瓦開辦了自己的錶廠,並將所有製表工序集中用以管理和溝通。
到了1854年錶廠由天才橫溢的製表師Constant Girard和Marie Perregaux兩夫婦接管,兩人把自己的姓氏結合,並於1856年正式成立Girard-Perregaux芝柏錶廠。所以芝柏錶盤與愛彼有異曲同工之妙,主Logo是兩位是兩位創始人姓氏首字母的組合,下面跟著腕錶名稱,字體圓潤。
積家
Jaeger-LeCoultre
1833年Antoine LeCoultre初創製表工坊開始,所製鐘錶皆印LeCoultre標誌,公司名為Le Coultre&Cie(積家前身),直至1903年其孫Jacques-David LeCoultre和Edmond Jaeger進行合作以後,慢慢才有了今天的Jaeger-LeCoultre品牌。
1903年,瑞士鐘錶業界有風聲透露出,來自巴黎的法國海軍專屬鐘錶師Edmond Jaeger(1858-1922年)帶著獨家的超薄機芯設計,前來瑞士尋找有能力製作的廠家。
當時在Le Coultre&Cie錶廠中負責製造部門的錶廠創辦人之孫Jacques-David LeCoultre大方接受這項挑戰
David LeCoultre
他和Edmond Jaeger的伙伴關係逐漸發展成為惺惺相惜的友誼,兩人攜手打造出鐘錶史上最精湛的超薄系列之一,兩人合作無間的關係也促成了積家(Jaeger-LeCoultre)的誕生。
超薄大師系列三問陀飛輪腕錶
所以腕錶上的主Logo你可以看到似乎是J和L的“變體連身”,下面是英文的Jaeger-LeCoultre。
帕瑪強尼
Parmigiani
帕瑪強尼(Parmigiani Fleurier)公司位於瑞士的Fleurier小鎮上,是以一個著名鐘錶大師的姓氏來命名的,他就是米歇爾·帕瑪強尼(Michel Parmigiani)。米歇爾·帕瑪強尼最初是由鍾表修復師出身,由於技藝尤為出色,成功修復過眾多瑞士鐘錶博物館藏品級手錶。米歇爾·帕瑪強尼的名字代表著高深的複雜鐘錶修復,代表著經典和諧的高級腕錶,還代表著對製表傳統的創新。
深受山度士家族基金會主席埃爾蘭多爾特賞識,在強大的支持和深入合作下,1996年帕瑪強尼誕生。品牌Logo的PF相接,尤其是F字母末端特地設置成兩個螺絲釘樣式,表明這個品牌對細節處永遠追求精益求精。
雅典
Ulysse Nardin
1823年,雅典表創始人Ulysse Nardin先生出生於鍾表的故鄉——瑞士力洛克。早年由其父Leonard Frederic親自傳授有關鐘錶工藝的技術,後來跟隨當代鐘錶大師威廉·杜布斯(William Dubois)學習,專門從事複雜腕錶製作。 1846年,23歲的Ulysse Nardin以自己的名字在力洛克創立品牌Ulysse Nardin(雅典表),一直沿用至今。
雅典表以生產天文台等級的航海鐘而知名,以其堅強的製作實力,將創意與品質做更完美的結合而游刃有餘。標誌上有一個船錨,因為雅典表在1846年是做船上的天文台鐘起家的,那時候在海上航行的船支需要兩種東西,一個就是六分儀,另外一個就是航海天文台鐘,所以雅典表在那時候做出了全世界最經典的航海天文台鐘,有全球五十多個國家的海軍指定雅典表表作為天文台鐘為標準配備。
法穆蘭
Franck Muller
Franck Muller絕對算得上當代的鐘錶鬼才,從小就開始學習製表,從日內瓦鐘錶學院畢業以後,Franck Muller和F.PJourne、Kari Voutilainen一樣都是在修復古董鐘錶,早在上世紀80年代,他就已經開始自製腕錶,並以“Franck Genève”為名。
1991年,Franck Muller同錶殼製造商Vartan Sirmakes合作,共同在日內瓦建立了Franck Muller錶廠,正式推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鐘錶品牌Franck Muller(法穆蘭)。酒桶型的表體形像以及誇張的數字刻度是法穆蘭品牌特色和象徵。
朗格
A.LANGE&SÖHNE
1845年12月7日,費爾迪南多·阿道夫·朗格走進位於德累斯頓南部厄爾士山區的格拉蘇蒂小鎮,在那一天創立了朗格錶廠,命名為“lange & Cie”。
1868年,朗格表正式使用“A.LANGE&SÖHNE” 這個名字。標誌下的Glashütte代表了朗格腕錶品牌的起源地Glashütte(格拉蘇蒂小鎮)。
愛彼
Audemars Piguet
1875年,兩位年輕才俊的製表大師裘勒•路易•奧德瑪(Jules Louis Audemars)和愛德華•奧古斯特•皮蓋(Edward Auguste Piguet)決心在瑞士鐘錶勝地汝山谷攜手發展高級鐘錶事業,正式創辦愛彼鐘錶廠,並於1881年12月17日在Le Brassus成立“Audemars,Piguet&Cie”公司。
愛彼的標識AP,是取創始人Jules-Louis Audemars和Edward-Auguste Piguet兩人姓的第一個字母“A”和“P”組成。在錶盤上的表現是兩個人姓氏的第一個字母組合大寫的“AP”,下面是腕錶品牌名稱。
舊LOGO
在2012年,品牌Logo也經巧妙的重新設計。以侏羅山谷中一個村莊的名稱取代原先的長句“Le maitre de l’horlogerie depuis 1875”,而這個村莊,就是愛彼廠一直以來的總部所在地——布拉蘇絲(Le Brassus)。
我們可以看到,頂級製表品牌不僅在製表功力上十分出眾,對於Logo的選擇、產權意識等各方面細節都極其註重,這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出這些品牌為什麼能夠傳承百年之久。
二,1955年中國第一隻手錶在津誕生
建國初期根據時任國家總理周恩來提出的“填補工業空白”的規劃,1954年底天津市輕工業局批准成立手錶試制組(天津手錶廠前身),江正銀、孫文俊、王慈民、張書文四位工人憑著局裡撥發的100元經費,在一間小屋裡守著四台簡陋的儀器,經過百余天的日夜苦幹,終於在1955年3月24日5時45分研製出“中國第一表”。 “這是我國工人階級試制出的第一隻國產手錶,填補了新中國工業建設的又一場空白”。
試制開始後他們遇到了更大的困難,手錶中140多個零件中最薄的比紙還薄,最細的像針尖,最小的比米粒還小,而孔徑、軸徑的誤差比頭髮絲小幾倍,齒輪的嚙合要靠眼力和手工的精細。他們找來一隻瑞士制“Sindacal”十五鑽三針手錶,一個件一個件地,簡陋的機床只能加工出毛坯,大部分是靠手工摳制。
這只表樸素大方,錶盤上有“中國製”三個金字,還有5顆紅星,下面標有“十五鑽”字樣,定名為“五星”牌。經有關專家考核鑑定,走時基本正常。
三,有關瑞士鐘錶的趣事
奢華的鐘錶,作為瑞士的一個符號,廣為人知。象徵著瑞士精密技術、精湛工藝的瑞士鐘錶每年,瑞士大約生產3000萬塊鐘錶,佔全世界鐘錶製造的2.5%。令人注意的是,瑞士鐘錶業佔世界高級鐘錶的份額,足足高達50%以上。據粗略估計,在全球範圍內,約有95%售價高於1000瑞郎(約7000元人民幣)的手錶,產於瑞士。瑞士鐘錶深受顧客青睞,因此,也招致了造假者的覬覦。據數據顯示:每年全世界造出的仿製瑞士表,多達3500萬塊,比真的“瑞士製造表”還多。全世界假表的銷售額,達到了每年10億瑞郎(約70億人民幣)左右,約為瑞士鐘錶總產值的5%。
越奢侈越賣的多的手錶品牌“如果到了50歲,還沒戴上勞力士,那就算白活了”——法國廣告商人Jacques Séguéla的這句經典評論,有力地印證出這一知名品牌,在奢侈品界,有著無與倫比的象徵意義。羅傑·費德勒、布拉德·皮特、薩科齊等人,都是勞力士的追求者。無數名流的手腕上,都佩戴著勞力士,它似乎成了身份地位的象徵。勞力士還是全球銷售最好的瑞士鐘錶品牌。據數據顯示,其2015年的銷售額,突破了50億瑞郎(約350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歐米茄和卡地亞的年銷售僅為為20億瑞郎(約140億元人民幣),勞力士遠遠把它們,甩出幾條街。儘管,勞力士在世界各地,享有著完美奢華的品牌形象,但它的業務運作,卻絕對低調。
這個由威爾斯多夫(Wilsdorf)基金會掌管的企業,一直沒有上市,因此,集團也將話語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避開了股市信息要透明的規則。
除了勞力士,瑞士鐘錶業的翹楚,還有另外3家集團:
(Swatch Group)——全球鐘錶第一大集團,雖為上市公司,但公司40%的股票,由創始人海耶克家族及親信掌握;集團旗下擁有眾多腕錶品牌,其中包括斯沃琪( Swatch) 、寶璣(Breguet) 、寶珀(Blancpain) 、雅克·德羅(Jaquet Droz) 、Glashutte、格拉蘇蒂(Original/Union) 、Leon Hatot、歐米茄(OMEGA) 、浪琴(Longines) 、雷達( Rado) 、天梭(Tissot) 、卡爾文·克萊恩(Calvin Klein) 、雪鐵納(Certina) 、美度(Mido) 、漢米爾頓(Hamilton) 、皮爾·巴爾曼(Pierre Balmain) 、飛菲( Flik Flak)、朗坤(laco) 和Endura。在斯沃琪 (Swatch) 及其腕錶品牌的複興之路上,海耶克先生髮揮了決定性作用。他在20世紀80年代初制定的發展戰略最終使瑞士製表業再次走向輝煌,並於1984年再次奠定全球領先地位。
歷峰集團(Richemont)是瑞士奢侈品公司,它由南非億萬富翁安頓·魯伯特(Anton Rupert)於1988年建立,在南非,約翰-魯伯特家族是第二富,僅次於奧本海默家(Oppenheimers,南非礦業巨頭)。魯伯特經常坐著自己的私人噴氣式飛機往返於世界各地,打理著自己龐大的家族生意,從卡地亞到積家,從江詩丹頓到萬國,從萬寶龍到登喜路……這一系列耀眼的奢侈品牌為魯伯特所領導的歷峰集團帶來了不菲的收入,讓他得以在開普敦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除了照看自己的商業帝國,他最願意行走在高爾夫球場上,因此,他不遺餘力地贊助高爾夫賽事,拓展高爾夫市場,在奢侈品與高爾夫之間享受著成功與喜悅。
LVMH全名Louis Vuitton Moët Hennessy(法國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1987年由貝爾納·阿爾諾(Bernard Arnault)將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與酩悅·軒尼詩(Moët Hennessy)公司合併而成,員工約五萬六千人,旗下擁有50多個品牌,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精品集團。
圖片說明:瑞士各大品牌手錶相對估值圖,並與蘋果手錶作對比
鐘錶,僅是瑞士的第三大產業
出人意料的是,如此高度發展的瑞士鐘錶業,其產值僅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5%。繼醫藥化學、機械工業,鐘錶作為瑞士的第三大出口領域,為瑞士帶來了世界各地的財富, 瑞士的鐘錶製造企業,主要分佈於納沙泰爾、伯爾尼、日內瓦、索羅圖恩、汝拉及沃州,瑞士鐘錶業90%的增值稅,均來自這些州。鐘錶企業,作為創造工作崗位的大戶,約有5.7萬員工,就職於該領域的500家公司。此外,加上與此行業相關的崗位,瑞士目前鐘錶業就業人數,達到了10萬。
但鍾表行業從業人員的工資,並沒有像奢華的鐘錶那樣,令人嚮往。 2016年,瑞士鐘錶業的平均工資,才達到每月5000瑞郎(約35000元人民幣)的標準,比瑞士其他行業的平均工資,低了1000瑞郎(約7000元人民幣)
四,鐘錶行業的輝煌與沈浮
上世紀60年代末,是鍾表工業的巔峰時期,那時的瑞士,擁有1500家鐘錶企業,約9萬名員工在此行業中奮鬥。 70年代初,來自亞洲的石英手錶,帶來了巨大的競爭,顛覆了鐘錶市場。石英手錶的出現,將瑞士傳統的鐘錶業,推入谷底。到了80年代中期,瑞士的鐘錶企業,僅存500多家,員工數量也銳減至3萬人。最終,經歷風雨的瑞士鐘錶,開始向大眾品牌轉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斯沃琪。 2000年,新興國家市場對名貴手錶的興趣,越發濃厚,這為瑞士鐘錶業,帶來了新的生機。
2014年,瑞士鐘錶出口,創下了220億瑞郎(約1400億元人民幣)的好成績,打了一個很好的翻身仗;而鍾表業從業人員數量,也重新突破6萬人。但近兩年來,亞洲市場需求出現萎縮,瑞士鐘錶業,可能面對再次下滑的趨勢。
外籍員工,是生產主力軍
從上世紀60年代起,瑞士鐘錶製造商,為了企業的運轉,開始在工廠內僱傭外籍工人,外國員工主要是意大利女性。這些沒有技術背景的女工,基本上只能在流水線上,從事簡單的重複性勞動。